杜仲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传统用杜仲树皮入药。杜仲叶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与杜仲皮相似。《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开始收载杜仲叶。杜仲叶微辛、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功效,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筋骨痿弱等症。杜仲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VB1、VE、β-胡萝卜素,17种游离氨基酸,锗、硒等15种微量元素。杜仲叶中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谷、高粱和薯类,与大麦、小麦等相当。必需脂肪酸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不可缺少的,杜仲叶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59%的亚油酸和45.85%的亚麻酸。杜仲叶的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木脂素类、多糖类以及杜仲橡胶等。主要药理作用为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抗病毒、抗疲劳、强筋健骨、抗衰老等。
据中国林科院统计,截止2015年,全国27个省区市杜仲资源保存面积为537万亩。每年杜仲叶产量约有上千万吨,杜仲叶资源丰富。
2023年11月9日,杜仲叶被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分布范围
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及浙江等省区,现各地广泛栽种。
药品性状
本品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长7-15cm,宽3.5-7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具短叶柄。质脆,搓之易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气微,味微苦。
应用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日本逐步兴起杜仲功能食品消费热。据1997年资料显示,在日本市场销售的杜仲叶茶已占茶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007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安全部在农产物食品分类表中将杜仲叶列入食品原料目录。日本从中国量进口杜仲叶,用于生产杜仲茶、杜仲饮料等系列食品,产品遍布日本各大超市,并远销东南亚、欧美各国。日本学者撰写的《惊异的杜仲茶健康法》认为,杜仲茶是茶叶类所含保健成分最多的饮品,长期饮用,无毒副作用。韩国素来对汉药十分重视,从我国引种杜仲。杜仲树皮药用,杜仲叶开发成保健饮料,作为高血脂、高血压患者的保健饮品。
二十世纪90年代,我国允许杜仲产品作为食品销售,用杜仲叶制作的保健品如杜仲晶、杜仲饮料等曾一度畅销市场。其中杜仲茶的生产规模最大,约占国内杜仲功能食品产量的60%以上。贵州安顺产杜仲茶远销日本。西安生产的杜仲茶经批准出口新加坡。
当下我国利用杜仲叶生产的保健饮料仍然丰富,包括杜仲绿茶、杜仲红茶、乌龙杜仲茶、杜仲茉莉茶、杜仲酒、杜仲醋、杜仲精粉等等。近五年来国内杜仲茶的专利申请较多,有关杜仲茶专利将近50个。
科研工作者对杜仲叶保健饮料的研制抱有浓厚兴趣,研制产品不胜枚举。岳红等用杜仲叶和核桃仁开发了杜仲核桃复合保健饮料,叶文峰等以杜仲叶为主要原料,添加苹果汁等材料制出了风味独特的复合饮料,毒理实验证明属无毒级产品。张志健等用杜仲叶、蜂蜜、柠檬酸等辅料成功研制了一种酸甜可口的杜仲叶饮料,提到食用杜仲食品和杜仲饮品安全无毒。刘亮等以牛乳和杜仲茶粉为原料制成了保健酸奶,色泽、香气、滋味及组织状态俱佳。
药用价值
【性昧与归经】 微辛,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
【用法与用量】 10-15g。
毒副作用
1990年,贵州遵义杜仲林场和有关单位以杜仲叶为原料联合研制的“杜仲晶”,按照卫生部《食品安全性毒性学评价(试行)》进行了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和致突变作用的研究。证实杜仲晶对人体无毒无害,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隋海霞等通过考察杜仲的急性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发现,杜仲属无毒物,可用于保健食品。
庞慧民等也研究发现杜仲对生殖细胞无遗传损伤作用。杜仲提取物安全无毒,无论对其遗传毒性、急性毒性,还是亚慢性毒理学研究,均证明其有很大的安全性。
杜红岩等报道,杜仲雄花茶属无毒级、无致突变作用、对雄性动物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对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体比及高剂量组织病理学检查无影响。
黄武光等用小鼠灌胃给药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发现,杜仲叶冲剂毒性低,服用安全。
2017年,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杜仲叶的水提取液浓缩物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性试验和30d喂养试验研究。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证实结果为阴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对雄性小鼠精子无诱变活性。30d后,大鼠生长发育良好,组织病理学均未见明显的异常改变。
综上所述,杜仲叶作为中药饮片、中成药、保健食品使用,未见毒副作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