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桑科桑属植物的果实。桑树干较高,树体富含乳浆,树皮粗糙,黄褐色;叶子较大,呈椭圆形,边缘有粗锯齿,叶面无毛,有光泽,叶背脉上有疏毛;花朵较小,成簇开放,淡黄色,花柱较短;果实较小,呈圆球形,表皮较软;花期4—6月;果期7—8月。 “桑葚”一名,《本经逢原》中最早记载:“桑椹,手、足少阴、太阴血分药。”
桑葚原产于中国中部,有约4000年的栽培史,栽培范围广泛,中国北京、四川、山西等地均有分布。 桑葚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适应性强,无论栽植在黄绵土还是沙壤土中都能够生长,多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处。 桑葚的繁殖方法包括嫁接繁殖和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周期较长,一般采用嫁接繁殖。
《本草纲目》中记载:“桑葚捣汁饮,解中酒毒、利水气、消肿、滋阴补血,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头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等。” 桑葚也有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生津润肠、养颜美容的功效,有一定的美容价值。《氓》中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诗句,桑葚是一种养生美食,也是一种文化符号。
植物学史
“桑葚”一名,《本经逢原》中最早记载:“桑椹,手、足少阴、太阴血分药。” 桑葚有约4000年的栽培史。
主要价值
医药
《本草纲目》中记载:“桑葚捣汁饮,解中酒毒、利水气、消肿、滋阴补血,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头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等。” 桑葚也有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生津润肠、养颜美容的功效,有一定的美容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桑椹能够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延缓衰老、降血糖、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
免疫调节作用
以妊娠小鼠为研究对象,以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茯苓多糖(PCMP)为阳性对照,通过对比研究桑椹多糖(PFM)对妊娠小鼠的免疫器官各项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椹多糖可显著提高妊娠小鼠的脾脏、胸腺指数,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廓清能力和速度,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促进绵羊红细胞所致小鼠抗体的生成,进而改善小鼠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桑椹多糖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桑椹对多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经过研究多个品种桑椹的总酚、VC、花青素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证实桑椹的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为花色苷和总酚,其抗氧化能力随着花色苷和总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为了研究药桑椹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以VC和芦丁为对照,并将黑桑椹与白桑椹做对比,测定了其对多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试验表明,桑椹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羟基、超氧自由基和烷基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抗氧化能力随花青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通过桑椹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试验发现,桑椹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和超氧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桑椹多糖浓度的增高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相应增强,成正相关性。花青素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DNA三维结构的热稳定性,形成络合物,保护DNA免受氧化损伤。 研究表明,桑椹抗脂质氧化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76µg抗脂质氧化能力为23.7-47.6%,255µg抗脂质氧化能力为52.7-73.3%。
降血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桑椹能够对血脂进行有效调节,从而达到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的目的。研究表明,桑椹多糖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总胆固醇水平,并显著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达到调节血脂的作用。研究表明, 黑桑椹能提高大鼠各种蛋白酶(GSH-Px、SOD、Na+-K+-ATP)活性,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红细胞膜脂的流动性,降低丙二醛及总胆固醇含量,抗动脉硬化指数显著升高,说明桑椹具有活血、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桑椹花青素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降血糖作用
持续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研究不同剂量的桑椹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生理生化(包含血糖水平、血脂指标、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血清抗氧化状态)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桑椹多糖能抑制或降低大鼠血糖的升高,降血糖效果显著,对大鼠的血脂指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并对大鼠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血清抗氧化状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试验证实桑椹多糖有较好的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桑椹多糖能降低高血糖小鼠的血糖,但是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无明显影响。
抗癌作用
研究表明桑椹花色苷能有效预防癌细胞的转移,避免癌症突发。桑椹作为一种癌细胞转移抑制媒介,是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研究表明, 桑椹花色苷可对黑色素癌的转移起到有效抑制作用,这可能与Ras/PI3K信号通路有关。通过超声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桑椹花色苷,研究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试验表明,桑椹花色苷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MDA-MB-453的增殖生长具显著抑制作用,抗乳腺癌作用显著。
抗炎作用
桑椹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它可能与促进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激活和炎症因子的产生有重要关系。
用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发现桑椹可以抑制一氧化氮、前列腺素E2等炎症因子的分泌(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和环氧合酶-2的表达,这可能与桑椹中白藜芦醇含量高有关。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桑椹可以抑制许多细菌的增殖和生长,包括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桑红色素具有着色和抑菌的双重功能,是一种理想的天然色素。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而对霉菌和酵母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其抑菌能力与浓度成正比,与环境介质的pH成反比。
其他作用
桑椹粗提液、花色苷及白藜芦醇可以改善壬基酚所致的一般毒性和神经行为毒性,可能是与其调节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以及脱碘酶水平的作用有关。 桑椹花色苷可通过抑制LPS释放改善乙醇诱导的小鼠肝损伤。
桑椹多糖可极显著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增强其乳酸脱氢酶活力,并显著降低运动生成的乳酸浓度水平,具有较好的抗运动疲劳活性。此外,实验发现桑椹花色苷对高脂饲养的C57BL/6雄性小鼠的体重增加有抑制作用。
食用
桑葚含有19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比核果类高4.0~6.5倍,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其中钙含量为橙、草莓的1.5~3.0倍,为葡萄、杏的4~5倍。桑葚营养丰富,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含有多种功能成分,如多酚、白藜芦醇等,是一种较好的农产品资源,为加工桑葚果汁、桑葚酒、桑葚果醋桑葚红茶等的良好原料。
桑葚果汁
桑葚果汁可简单分为桑葚原汁和调配性果汁。桑葚原汁由桑葚鲜果直接压榨或采用干果复水后压榨而成,桑葚原汁味道较为清淡,相关产品在市面上并未有发现。桑葚调配性果汁以桑葚原汁为原料添加甜味剂、香精等配料调配而成,由于其具有的健康理念,受到众多消费者好评,但售价较高,仅在中国部分地区销售。
植物文化
《氓》中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诗句,桑葚是一种养生美食,也是一种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