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胡椒,胡椒科胡椒属的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 黑胡椒的茎呈藤状,多节,节处较膨大;叶互生,革质,阔卵形,先端尖,叶边缘全缘;叶面深绿色,底面绿色;茎节上侧生穗状花序,无花被、花丝短;结浆果球状成穗且稠密,果幼时绿色,熟时红绿色;黑胡椒花期4-10月;果期10月至次年4月。
黑胡椒原产于印度,现世界各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在中国分布于海南,台湾及广西等地, 常生于荫蔽处的树林中。 黑胡椒喜温暖,喜光,适宜在温暖及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长,忌在黏土及过湿之地栽种。 黑胡椒的繁殖方式一般是扦插繁殖。
《唐本草》记载黑胡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中风冷。” 黑胡椒温补脾胃肾作用明显,有利尿功效,有助于消肿,主治痛风、猩红热、痢疾及斑疹伤寒等疾病,对于止血亦很有效,将少量的黑胡椒涂敷于伤口上即能杀菌。 黑胡椒还可放于室内用于观赏。 黑胡椒是继辣椒之后第二大广泛交易的香料,既可以用作调味料,也可以用作食材, 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胡椒碱,胡椒碱被广泛用于医药、轻化工业和食品工业,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分布范围
原产东南亚,现广植于热带地区。
中国广西、广东、云南、海南、台湾等地都有栽培。秋季至次年春季当果穗基部的果实开始变红时,剪下果穗,晒干或烘干,取下果实,因呈黑褐色,称为黑胡椒,气芳香,味辛辣。
主要价值
《唐本草》记载黑胡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中风冷。”黑胡椒温补脾胃肾作用明显,有利尿功效,有助于消肿,主治痛风、猩红热、痢疾及斑疹伤寒等疾病,对于止血亦很有效,将少量的黑胡椒涂敷于伤口上即能杀菌。 [11]黑胡椒还可放于室内用于观赏。黑胡椒是继辣椒之后第二大广泛交易的香料,既可以用作调味料,也可以用作食材, [13]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胡椒碱,胡椒碱被广泛用于医药、轻化工业和食品工业,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药用
胡椒及其主效成分胡椒碱和胡椒油树脂具有比较广泛的药理作用, 广泛应用于阿育吠陀、尤那尼、中药中, 在医学上可治疗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寒痰、咳嗽、肠胃气胀、肠炎、支气管炎、感冒和风湿等。在印度的草药学体系中, 胡椒果实已被开发出驱虫剂、驱风剂、利尿剂、消化剂、兴奋剂、健胃剂等。
抑菌作用
胡椒具有广谱抑菌性, 胡椒果、胡椒叶的提取物对某些植物病原菌和食品中常见微生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据报道, 黑胡椒精油对梨黑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辣椒枯萎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5种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胡椒叶的丙酮提取物对薯蓣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可达83.64%;胡椒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酵母菌和黑曲霉均具有抑制作用;胡椒的乙醇提取物对来自口腔中的12种不同属的176个细菌菌株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抗氧化作用
胡椒果与胡椒叶具有抗氧化活性。黑、白胡椒精油均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及抗亚油酸脂质过氧化能力,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黑、白胡椒精油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强于BHT、PG和VC, 其中黑胡椒精油的抗氧化性强于白胡椒精油;黑、白胡椒油树脂对DPPH·的清除率可达到80%, 对猪油和芝麻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胡椒叶的提取物中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 不同成熟度的胡椒叶中, 老叶和嫩叶抗氧化能力较高, 可能还有较多的水溶性和醇溶性的抗氧化物质;利用O2-清除能力 (ORAC) 方法评价胡椒叶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 胡椒叶的清除能力高于胡椒果 (胡椒鲜果、白胡椒和黑胡椒) , 胡椒叶的高抗氧化活性使其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抗肿瘤活性
胡椒的抗肿瘤活性主要归功于含哌啶的生物碱成分, 胡椒碱具有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He PG2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抗肿瘤活性, 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具有明显诱导凋亡作用;当胡椒碱浓度高于100μmol/L时, 能够有效地抑制结肠腺癌细胞的增殖作用;胡椒碱显著提高顺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和促进凋亡效应, 降低MMP-2, VEGF的表达, 从而可能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
其他生理活性
胡椒还具有抗惊厥、抗肥胖、抗抑郁等多种生理活性。胡椒碱属临床中常见的广谱抗惊厥药物之一, 白胡椒醇提取物能抗MES惊厥, 最大抗惊厥率为50%, 当白胡椒提取物剂量为76 g/kg时, 在0.75 h时产生作用, 1 h时达到峰时间, 可以持续5 h;胡椒碱不仅可以显著减少模型小鼠 (高脂诱导的小鼠模型) 的体重和血液中甘油三脂、总胆固醇、LDL、VLDL的含量和脂肪量, 而且增加了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在肥胖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另外, 胡椒水提物对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有积极作用, 胡椒果实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的作用。